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關注更多信息

你的當前位置:首頁 > 研究動態 > 新聞詳情

追憶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顧問伊莎白·柯魯克女士

2023年8月20日0時59分,伊莎白?柯魯克(Isabel Crook)女士走完了她108歲的人生。


伊莎白?柯魯克女士,加拿大籍,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新中國英語教育拓荒者,著名的教育家、人類學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顧問。


她1915年12月15日出生于中國四川成都,抗戰初期在四川投入鄉村建設運動,后前往英國,與大衛·柯魯克(David Crook, 英國人)結婚,并參加國際反法西斯戰爭,1943年加入英國共產黨。1947年來到晉冀魯豫解放區觀察記錄土地改革過程,1948年應中國共產黨邀請來到南海山外事學校(即北京外國語大學前身)任教,躬耕六十余載。她撰寫了《十里店——一個中國村莊的革命》等著作,忠實觀察與記錄了中國革命與建設,以自己的方式向西方、向世界介紹中國,為對外友好交流做出杰出貢獻。

她早年加入宋慶齡與友人發起的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書寫了國際友人支援中國人民抗戰的精彩華章。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the Promotion of Chinese Industrial Cooperatives),簡稱工合國際(ICCIC),是國內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全國性社會組織和國際性社團組織。

工合國際最初是宋慶齡于1939年1月與國際友人在香港成立的,旨在支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爭取海外援助,將援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促進中國工業合作社運動。當時,宋慶齡擔任工合國際名譽主席,香港英國主教何明華任主席,包括埃德加·斯諾、路易·艾黎等國際友人在內的20余人為委員。首任秘書為美國友人普艾達。從成立之初,這個組織就表現出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特點,廣泛動員各國正義進步人士支援中國抗戰。工合國際的援助使難民參加了生產,得到了救濟,避免了生產原料落于敵人手中,抵制了敵人商品的侵入,有助于實現戰時經濟的自給自足。葉挺曾致函工合國際委員會所有委員,信中說:“你們經常援助在皖南游擊區建立工業合作社,我們極為感謝。你們的感情我們將永不忘懷?!?/span>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工合國際一度停止活動。1987年,為配合國家改革開放發展戰略,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工合國際恢復活動,名譽主席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朱學范,主席為路易·艾黎,經民政部注冊登記為全國性社團法人,由對外友協主管,主要開展信息交流、業務培訓、友好往來等工作。

近年來,由于工合國際和宋慶齡故居經常開展交流合作的緣故,伊莎白女士的身影經常出現在故居。

——2015年10月,工合國際委員會全國代表大會在京召開,伊莎白女士來到故居,與黃浣碧、中村京子等國際友人在宋慶齡漢白玉雕像前為工合國際委員頒發獎章。11月21日,“抗戰時期的英國友人”座談會在故居舉行,伊莎白女士出席活動,與會人員一起為她慶祝百歲生日。

——2016年中秋佳節,工合國際和基金會研究中心在故居聯合舉辦“宋慶齡與工合——中西文化交流”座談會,伊莎白女士和新西蘭駐華大使館官員、從新西蘭趕來的艾黎親友、從英國趕來的何克親友共同參加,回顧工合歷史,促進文化交流。


——2019年六一之際,伊莎白女士出席“在宋奶奶生活過的地方過六一”活動,和時代小先生共慶佳節。這一年9月29日,伊莎白女士榮獲中國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勛章——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向她頒授勛章。故居向她表示熱烈祝賀。

——2021年8月5日是工合成立紀念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指導、故居主辦的“永恒的精神、不朽的奇跡——抗戰時期中國工業兩大運動”展覽開幕,106歲的伊莎白出席展覽開幕式并參觀展覽。這個展覽突出表現了工合國際支持陜西寶雞窯洞工廠書寫抗戰傳奇的歷史。

——伊莎白女士之子柯馬凱先生擔任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在“家國情懷——宋慶齡生平展”英文大綱翻譯、時代小先生和文化小大使等外宣材料的翻譯中,提供了有益的幫助。他在工作中常常向母親伊莎白女士請教,使面向國際人士的英文表述更加地道。


得知伊莎白女士逝世,故居向柯馬凱先生及親屬發去唁電,表示深切的同情、沉痛的哀悼和誠摯的慰問。雖然伊莎白·柯魯克女士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她對宋慶齡崇高精神和工合精神的傳承與發揚,對少年兒童的關心,以及她堅定的信仰、平易的作風、勤勉的工作,令人深感欽佩,她的業績將永遠留在我們心中!

2017年国产精品看视频|色呦色呦色精品|国产鲁鲁鲁视频在线观看|日本aⅴ精品中文字幕视频在线播放|97国产人人干人人色人人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