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半島東南部,景觀大道孫逸仙大馬路的旁邊,地標建筑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綜合體中,“家國情懷——宋慶齡生平展”2023年8月22日起將在這里對公眾開放。展覽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澳門基金會、上海宋慶齡研究會主辦,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支持,得到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的幫助。
今年是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誕辰130周年?!八螒c齡生平展”在首都北京重新開放取得良好反響,此次來澳門展出,又增加了宋慶齡與港澳相關文物史料。展覽共分為9個篇章,各篇章題目均以“國”字貫穿,圍繞“家國情懷”的主題,聚焦宋慶齡人生歷程與國家命運的關系,包括文物藏品145件(組)、圖片325張,共530余展項,不辭迢迢千萬里從北京運來實物和雕像,增設場景展示和多媒體再現歷史影像,全面、生動、形象地展示宋慶齡偉大光榮的一生。
展廳門口是展覽主辦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的簡介?;饡菫榧o念宋慶齡于1982年5月成立的,宗旨是“和平、統一、未來”。2022年,習近平主席致信祝賀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成立40周年,希望基金會“發揚宋慶齡先生的崇高精神”。
步入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慈祥、端莊的宋慶齡坐像。左側是展覽前言,右側墻面上則是宋慶齡生平大事年表。據悉,占地1300余平米的展覽大廳裝飾一新,此次展覽為首次啟用。
在展現宋慶齡求學經歷的“立志報國”單元,可以看到她18歲就發表《受外國教育的留學生對中國的影響》一文,立志要把一切有價值的、好的東西學到手,將來去解決中國當前存在的各種重大問題。與孫中山相伴的“明志許國”單元,展示宋慶齡成為孫中山的伴侶和同志,幫助孫中山的革命事業,在廣州蒙難之際不顧個人安危掩護孫中山脫險,說出:“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在“民主救國”單元,可以看到她繼承孫中山遺志繼續奮斗,支持外國友人創辦的《中國呼聲》雜志,發起成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
“抗戰保國”單元則與澳門有著密切關聯。上海淪陷后,宋慶齡撤到香港成立保衛中國同盟,常常在粵港澳一帶奔走呼號,呼吁民眾團結抗日,為前線抗日將士募捐。展覽里有一封宋慶齡的書信,字里行間流露出她在澳門時對抗戰必勝的信心。
在“共商建國”單元,毛主席寫給宋慶齡的信中尊稱她為“慶齡先生”,表示“建國大計,亟待商籌”,誠邀她北上。一個月后,宋慶齡來京出席政協一屆全體會議,她在簽名冊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在會議上發言、與全場女性代表留下了合影,這些珍貴的細節也呈現在了展覽里,鮮活再現了締造新中國的歷史。
1949年后,宋慶齡作為國家領導人,從事了大量國務活動,在為國樹人、國際友好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國之瑰寶”。展覽通過圖片、文物、視頻、場景和藝術品,共同構成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栩栩如生地展示著這位偉大女性的家國情懷。
展廳還陳列著她穿過的旗袍、創作的繪畫、彈過的鋼琴曲譜,還有母親送給她的結婚禮物“吉慶有余”百子圖、她贈給國際友人的咖啡壺……實物展品讓人們了解到她的品味和志趣,也讓一個更真實、更親近、更有生活氣息的宋慶齡走到大家眼前。
展覽期間,為參觀者提供普通話和粵語講解,還將舉辦宋慶齡相關專題講座。展覽到2023年9月5日結束,之后赴香港展出。